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image-about-1

入正覺二年記

一、 本文緣起

隨著現代化地球村的時代來臨,自由經濟高速發展、科技文明日新月異,生活品質的提升與物質的享受是現今社會的主流思想,財富的追求是現代人終身不渝的生活目標,仁義道德只是古代的教條,宗教大多是來勸人為善的組織。在我國流傳已久的佛教也隨著現代化的腳步,普遍的被知識分子認為只是一種道德勸說、甚至是一種迷信,佛法的道理與現代的知識風馬牛不相及。而在民間稱之為佛教活動的,又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有人燒香拜拜,有人四處逛道場,有人到處捐香油錢,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上焉者,還知道佛法義理深遠;中焉者,還能眾善奉行,或認為吃素就是佛教,或認為行善就是佛法;下焉者,就真的佛、道不分,到處燒香拜拜求美眷、求兒女、求事業順利、求財源廣進、求健康長壽,問他,他也說是佛教徒。問題是這樣的族群還為數不少,也難怪大多數經過現代化教育洗禮的知識分子,視佛教徒無異村夫愚婦、只求怪力亂神了。

末學亦是自詡為現代的知識分子,以往也認為佛教徒就是嘴巴唸唸佛經,有事沒事求 佛陀保佑,對佛教徒的種種作為,總覺得迷信大過理性。有幸接觸佛法以來,藉著良師指點迷津、因勢利導、深入淺出的解釋了一些佛法的道理,末學才算是開了一點點智慧,才知道自己的淺昧無知,才知道佛經不是用眼睛看的;內涵的智慧猶如萬仞宮牆,有如《論語》所說:「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然而佛經中的道理深妙,若無善知識引導,真的「不得其門而入」;只見文字表相,不見內中生機盎然的生命智慧,那就令人扼腕——太可惜了。雖然末學接觸佛法受學不久,自知智慧仍屬粗淺,然而生活與生命的見解已然不同,非常受用。今日不敢敝帚自珍,且以自身修習佛法後的轉變,作個告白;若能引起一些以知識分子自居,視佛法為迷信,「不得其門而入」的大眾,有所共鳴而善自思惟,進而修學佛法,啟發智慧,體悟生命的義理,那麼或許就能賦予這篇淺見一點些微的價值了。

二、 人生轉折

「二十年來蝸角爭,項莊亂舞志沛公,一朝攬鏡自返照,滿身瘡痍猶未知。」末學人生路上,自幼不知何去何從;見著芸芸眾生汲汲營利,自不例外,也是跟著人家追逐繁華人生,在酒色財氣的大染缸中揮霍生命。二十年來於北中南、大陸上海工作,經歷還算豐富,仗著一點小聰明與人緣,總能佔著主管的位子虛應故事,自以為長袖善舞,遇事總不留口德;自以為是,造成了不少的傷害,累積了無數的悔恨。在這段茫然無知的生命歷程中,總認為事業名利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直至走到生命的低潮,一事無成的回到台南老家;大夢初醒,才發現這輩子的所作所為,對世界人類、對國家社會、對父母、對家庭乃至個人,多半是損人不利己,沒有絲毫貢獻,返觀自照只有慚愧到用「滿身瘡痍」來形容。然而在末學回家鄉重新接觸父母的過程中,也漸漸接近善緣;從《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甚至最簡單的《弟子規》,都給末學相當大的震撼,知道自己對生命中簡單的是非善惡,居然都迷迷糊糊;尤其《了凡四訓》,末學幾乎是用背誦的方式在讀。這樣漸漸的洗心革面了幾年,或許善緣漸漸具足,經過了一點曲折,終於進到了正覺同修會的大門。

上了禪淨班的第一堂課後,就遇到 平實導師來台南演講,興沖沖邀請學佛多年的大姊一起參加;想不到演講會隔天,大姊邀集亦是學佛多年的大哥、大嫂,一起責難說什麼白衣說法、外道評論僧寶。還好末學不懂佛法,對這種教條式的責難不以為意,演講會上雖有許多不懂之處,只是依邏輯性而言,平實導師說法條理分明,尚無不符邏輯之處。倒是大姊推薦的「正信的佛寺」,每有法會就是要消災祈福、灌頂加持、齋僧超度;這些末學還不排斥,只是法會傳單每個項目就像菜單一樣,都分門別類列出清單、訂出價目表,末學反倒深深不以為然。佛教不是教我們眾生平等嗎?為什麼繳交錢多的就是功德主、懺主?佛教不是教我們無所求的嗎?為什麼交了錢,法師就幫你消災祈福?為何這麼像世俗人在交易做買賣?所以雖然對大姊他們還是滿懷敬意,卻不太信受他們學佛多年的見解,就隨順自己的因緣安住在正覺講堂,努力瞧瞧這位大姊口中的「白衣外道」在賣什麼膏藥。

三、 修學歷程

末學在參加正覺同修會前,少有接觸佛學,佛法經論除了《心經》、《六祖壇經》之外,大略翻閱的也沒幾本;大師的著作看過一些,立身處世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心中感動,習性卻依然故我。正式報名參與同修會的共修後,就在台南講堂週四班余老師座下,學習了一年有餘。正覺講堂不辦任何收取功德款的法會,課程都是免費,不需繳交任何半強迫性的功德款。入門課程就需要兩年半,沒有光說不練的道理宣說,著重解行並進,真是一個特殊的學佛場所。正覺同修會有一個善巧方便的行門——無相拜佛,對治一般大眾攀緣躁動的心念;清楚的佛法大綱與修學次第,讓初學佛者就能提綱挈領;深入及淺出的說法,攝受理解能力不同的學子;由親教師親證的功德受用,傳授學子經由聽聞佛法熏習正知正見,反覆思惟,進而身體力行,親證個中道理。

余老師是末學的親教師,除了正式課程的傳道授業解惑外,余老師為了提昇學子們的智慧,經常勸同修們每週二到講堂聽 平實導師講解《金剛經》。平實導師講經,真的不是一般大眾的程度所能意會的;末學從《金剛經》第二十二分的〈無法可得〉開始聽課,到第三十二分的〈應化非真〉聽完,包括繼續聽聞《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聽了一年多,慢慢的才聽出一些心得。

平實導師講解經文當然也得依文字表義解說一番,末學雖然才疏學淺,文學底子平平,依文解義還算可以理解。但 平實導師短短的經文解釋完,就耍起禪門大刀,又是事說,又是理說、宗說;本來七八分懂的,被 平實導師從事相、理相、宗門說一說,當場懂的剩不到一分,才知道不是完全聽懂。下課迴向完回家,只得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裡面只能像 平實導師說的「且待下回分解」。禪門法要智慧如海,禪師也是手頭很儉,公案的文字言說中,總是畫龍不點睛,處處伏筆。還好禪師手眼千變萬化,總是不離其宗;加上 平實導師在課程中,也扮演法師的角色,以法師身分說起法來就毫不吝嗇;多多熏習,去蕪存菁整理一下,是佛法非佛法,是方便說還是究竟說,漸漸也能釐清脈絡。末學也算略有善緣而能安住聽法,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熏習久了居然也聞出一點味道來;加上余老師課堂上的知見教導,終於可以稍稍看得懂 平實導師的書籍。由 平實導師的書籍再進入佛法大海,總算沒有茫茫然不知所云;總算體會到原來眾生智慧高低差別如此之大,原來閱讀經文要如此聞、思、修,原來人真的可以從理解、現觀中,去改變心性、提昇智慧。末學雖然經文不熟也不透澈,宗門更是門外漢,但現在讀起經文,雖未能深解義趣,總算學了點入處,在事理上也有少分心得,不敢吝惜,希望能藉此野人獻曝,分享修學歷程。

四、 井蛙窺天

人類自稱是萬物之靈。其實以現有的科學知識而言,從空間來看,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不過是這個宇宙星系中的銀河系邊緣之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而已。從時間來看,地球上人類的起源也不過約兩百萬年而已,如就文明的發展也不過這五千年或一萬年,甚至以工業革命來說才兩百年,相較於這地球的四十六億年,這個宇宙的一百五十億年,真的如滄海之一粟般微不足道,何況尚且未推論到是否還有宇宙之外的時空。所以如果由發展幾十億年的文明,來看現今地球的文明,當然就會覺得人類的幼稚無知與野蠻了。所以佛經中對此時期的地球與生存其間的眾生說是五濁惡世,所謂劫濁、命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其實是相當容易由科學角度去理解的。

佛陀以其悲願示現在五濁惡世的人間,依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方便說法。十方世界的菩薩摩訶薩,亦各依其因緣及願力來此示現說法及向 世尊請法,是以卷帙浩繁的佛經,有種種因應眾生而開示悟入的知見,亦有菩薩摩訶薩的甚深智慧。只是人類的壽命與智慧有限,所能體會的只不過如大海之一瓢。如同大學教授所開的一門課,小學生即使努力聽取,縱使不是鴨子聽雷,頂多也只能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去領會所能認知的一小部分。然而果真能領略出這一小部分,對這小學生而言,卻是如同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未來就可以漸漸次第體會到大學教授所傳授的智慧。

所以修學佛法首重不在皓首窮經、埋首典籍,而是在於如何開啟那扇智慧之門;自忖若非大智上根之輩,當覓善知識攝受教導,才是會取佛法智慧的不二法門。問題是大善知識難遇,在這眾生拙劣的世間,不見得表相莊嚴、徒眾眾多、聲名遠播就是善知識,有時善知識的見解還「離經叛道、凡俗不容」。君不見哥白尼五百年前提出「地球繞日」說時,上自君王、教皇,下至一般平民,多是嗤之以鼻,只相信雙眼所見,認定「太陽繞著地球走」才是正理。所以人云亦云,肯定與善知識無緣,福德與智慧才是親近善知識的因緣。

五、 身心受用

末學原本是「貪瞋癡慢疑,樣樣皆不離」的凡夫個性,自私自利,行有不得,老是怨天尤人。在正覺同修會一年多的修學後,財色名食睡的貪著與煩惱居然漸漸轉為淡薄了;一向美食主義,居然能淡薄貪味,持續吃素;工作事業上即使回報不多,也願意辛苦承擔不為所苦;為了年邁父母,也另外租屋接來同住,略盡孝道;遇有煩惱還能反求諸己思惟改進;這以末學以往的習性而言,幾乎是不能想像的事。在種種做人處事世俗法的道理上,也漸漸能不被表相所左右,而稍稍能體會表相內的本質;在個人與社會、家庭與親友、工作與事業中,雖未能盡如人意,卻也漸能知所進退,學著韜光養晦、蓄勢待發,很是受用。

末學的人生歷程與多年從事科技產業,以世俗智慧來說,還算有點小聰明,非屬迷信之徒;然末學自知是到同修會修學了一年多,才稍有開竅的。看很多人進講堂,聽了三五個月甚至不到三次,就不願再來,真覺得是入寶山空手還。何況有更多人士,聽聞是居士說法,尚未一窺全貌,就已預設立場、遽下定論,那就與善知識無緣一會了。

提出一點個人淺見與心得,這在久學佛法的大德們,當然不值一哂;只希冀如有新學同修及會外大眾,在聽聞 平實導師說法或研讀 平實導師書籍及經文上,老覺得隔靴搔癢、不得其門而入時,藉此文而知有個他山之石,曾經也是如此這般,卻由於在同修會中安住聽法,久而久之也漸能稍解義理、身心受用;若願意相信末學所言不虛,進而來同修會安住學法、進德修業,那末學也就與有榮焉了。

六、 擇法智慧

「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正覺同修會的教學內容非僅在道理宣說,亦重理解;理解道理後行持才不會偏差,智慧才容易生起;而由智慧的提昇,才能漸次理解到佛經的甚深理趣,對事理上的本質也容易如理思惟,不惑於表相。記得前些時陪家父看電視,正好轉到宗教台,拍攝的是某寺院的住持在大雄寶殿中長跪誦經,佛號的背景聲音襯托得甚為莊嚴;此時插入一段畫面,這位住持說將舉辦一場法會,歡迎諸方大德多多護持;這本也合乎情理,只是螢幕上一直重複出現的跑馬燈字幕——「己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頗為醒目。我想會內同修來看,肯定大大不以為然:怎麼自己尚未得度,就想要先度他人?萬一成了泥菩薩過江,一盲引眾盲,相率入火坑,恐怕只能「披毛戴角還」了。一般大眾知見不足、智慧不夠,無能判別,都是從表相判斷事情,只要覺得師父莊嚴慈悲,就忙著發心護持、出錢出力。至於師父會不會度、要怎麼度、要度人到哪裡去,卻都無法分辨檢擇。末法時代眾生的確可悲又可憐憫。(作者案:後讀 平實導師書籍,證實果然如此。《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有相似經文,但尚有三句「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經義是說菩薩尚未度到究竟的彼岸,自覺未圓而仍能發心度眾;這句「自未得度」的意思是指尚未成佛,而非尚未開悟;意思是自己尚未成佛而願意度化眾生的人,即是菩薩發大悲心。少了後三句,就沒有自覺未圓之意,成了「自己有悟沒悟、會不會得度都沒關係,要先去度人,這就是菩薩的發心」。這位住持如果是引用經文,當知經文義理,支解取用就成了斷章取義,不免誤導眾生。《增壹阿含經》卷 43 世尊有言:「猶如有人自己沒溺,復欲度人者,終無此理;己未滅度,欲使他人滅度者,此事不然。」多讀經文,此理甚明。)

真的,若不能生起實證的智慧,如何能瞭解經中的佛法?不解佛法又談何受持?只有受持經義中的正理,如理思惟,生命才能有超然自在的見解。現代的電腦科技雖然讓經文閱讀變得容易,然而經文義理深奧之處,若無善知識開示引導,時空背景不同的現代人,依著現代知識來依文解義以致斷章取義,也就司空見慣了。是以不少學佛人士,早課晚課發心精進,學佛多年,依舊煩惱不斷,習氣依然。所以 佛在《法句譬喻經》卷 2 說: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真是一針見血!修學佛法我們說要「信解行證」,從「佛語不虛我信受」,要進到「親證佛法」,解、行是重點所在;若無明確可行可證的行門,佛法只成戲論,只是一門學問;然而要有正確的行門,慧解就是一個關鍵;若無隨文入觀的能力,光從文字表相,依著今生所學的知識常識,如何能理解佛法的甚深微妙呢?所以依著善知識的引導詮釋,才能增進我們慧解的能力。只是 世尊早已開示,此是末法時期;若是在這末法時期而正法時時可聞、處處可學,世尊所言「末法時期」不就成了「不如實語」?在這末法時期,出家容易,信徒眾多,個個山頭動輒百萬信眾,表相佛法蓬勃興盛;灌頂、拜懺、授戒、祈福、弘法、消災、講經法會,此起彼落好不熱鬧;人間佛法世俗化大行其道,放生、超度、趕經懺等。然而 平實導師不願現出家相、不受供養,除了依菩薩法道次第修持,為了破除眾生表相崇拜,也有一些不得不然的道理。

七、 請入寶山

末學智慧淺薄,人生路不知所由、不知何止?有緣來同修會修習一年佛法,即能心得安住,淺昧智慧略有所增。同班同學定力慧力優於末學者,大有人在。末學其實文筆不佳,會用心寫此淺見,實因自己走過茫然無知的歲月,知道不知生命何去何從之苦。以自己的心性轉折與淺薄見解來作野人獻曝,無非是希望讓尚未來聽聞 平實導師說法的新學同修以及會外的學人們知道:能來正覺同修會進修,即便尚未明心見性,只要能熏習正確佛法知見,亦能提昇智慧,身心受用。雖然正覺同修會教的是菩薩法門,如果慧力不足、定力不夠、不能配合行門──無相拜佛之功夫、無法累積福德資糧,那學起來可就備感辛苦,容易退轉。但想末學一年多來,事業工作尚未熟稔,歷經收了一家店、重新裝修另一家店、重新開幕;找房子接父母同住,搬家安置;末學這樣的情形還能隨緣進修,您若非福薄慧淺之輩,肯定成就能數倍於末學。

一般開經偈上所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多少人有機緣能夠得遇善知識,並會得經中微妙甚深的無上法,進而受持、讀誦、正念、思惟?的確是難能可貴!《金剛經》言:「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光是聽聞 佛所開示甚深了義之佛法,而能不驚、不怖、不畏,就已經是甚為稀有之人。佛經中甚深了義的句義、實相般若的智慧,諸菩薩摩訶薩由恆河沙劫以來所修學的智慧,都不是以身為人類一二十年,或三四十年的學習或歷練可以意會的。善知識的攝受教導,是增長佛法智慧修行增上的最大關鍵。

最後普願天下佛子,修學佛法能夠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有善知識依止,亦能不惑於名氣與僧衣,仍能如理思惟,依法、依義、依智、依了義經,而能通達文字般若乃至實相般若,進而深解佛經義趣,由聞思修證而地地轉進,安忍修學菩薩摩訶薩法,己利利人,己達達人,利樂有情。(註:依色身是否出家之表相選擇所依的善知識,即是依其人之身相而不是依其法義,名為依人不依法。)


——鄭國

節錄自《正覺電子報》第77期